千帆星座(G60星座)
8月6日,千帆极轨01组卫星由长征六号改火箭成功发射。据公开资料显示,这18颗卫星是我国千帆星座的首批组网星,部署轨道高度达1000余公里。
该星座第一阶段规划部署1296颗卫星。为此,今年将发射108颗卫星,2025年底实现648颗卫星区域网络覆盖,2027年底提供全球网络覆盖。随着组网星的数量持续增加和轨道高度逐步多样化,2030年千帆星座有望实现约1.5万颗卫星组网,提供手机直连等多业务融合服务。
“千帆星座”由上海市政府支持,由上海市国资委旗下的垣信卫星公司主导。作为信息通信技术创新高地,上海市高度重视商业航天和卫星互联网,2023年发布了《上海市促进商业航天发展打造空间信息产业高地行动计划(2023-2025年)》,提出到2025年,以商业航天跨越式发展为牵引,围绕卫星制造、运载发射、地面系统设备、空间信息应用和服务等环节,加强卫星通信、导航、遥感一体化发展,推动空天地信息网络一体化融合。“千帆星座”正是上海市落地商业航天战略的先手棋。
G60产业计划主体为上海市松江区政府,是松江区政府为打造G60科创走廊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做出的重要举措,千帆星座是该计划中重要的卫星互联网星座项目。垣信卫星成立于2018年,位于上海市松江区,大股东为上海联和投资(上海国资委100%持股)。2024年2月,垣信卫星完成67亿元融资,创造我国商业航天融资金额之最。
“千帆星座”的计划是今年发射108颗卫星,到2025年底发射648颗卫星,到2027年实现“全球网络覆盖”,到2030年之前部署15000颗卫星。该星座将由每颗重约300公斤的平板卫星组成,轨道高度约为500英里(800 公里)。
首次发射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,千帆极轨01组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。业内认为,首次发射意味着低轨卫星发射从试验阶段正式进入批量阶段,这是类似于从“概念车”进入“量产车”阶段的转折。
在此之前,垣信卫星已完成了5颗试验星的发射。垣信卫星与中科辰新共同成立的卫星制造商格思航天于2023年底下线了第一颗商业卫星,其G60卫星数字工厂正式投产。
由垣信卫星与中科院背景的中科辰新共同设立的格思航天。成立于2022年,格思航天是一家卫星ODM厂商。格思航天“千帆星座”I-2批次卫星顺利完成出厂专项评审。批量发射组网阶段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。卫星数量较少时,难以实现星座的整体组网需求。不同的星座虽然设计方案有所差异,但都需要大量的卫星数量作支撑,少到几百颗,多则上万颗。
第一阶段是发射1296颗卫星,实现完整覆盖全球,具备全球互联能力,提供全方位多样化的商业服务。
第二阶段是到2030年底,“千帆星座”最终将打造超过1万颗的低轨宽频多媒体卫星组网。